26年鑄成“大國重器” 中科美絡“北斗情”發表時間:2020-06-23 10:45 一、中國夢之北斗26春秋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標志著中國夢之北斗的完美收官! 自北斗一號系統工程立項至今26載春秋,中國人終于實現了59顆北斗衛星(包括55顆北斗導航衛星和4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的全球組網目標。隨著收官之星的發射和成功入軌,北斗三號GEO衛星“三兄弟”將在太空團聚,在赤道上拉開距離,將我國的全球衛星導航服務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26年,承載著國家和科學人的意志,承載著中國人的智慧和勤奮,鑄成了屬于中國,服務世界的“大國重器”。 二、國家戰略-北斗民用化 遠古時代,人們通過北斗七星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今天,北斗與 5G、區塊鏈、AI 等技術加速融合,北斗全球新時代也開始了。在北斗系統建設和發展中,多年來,國家將北斗作為國家戰略,全國各地快速推動北斗民用化進程,北斗應用也變得不再是“高高在上”,已廣泛應用在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搶險救災、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領域,深度融入了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千千萬萬個企業也致力于此,中科美絡就是其中一員。 中科美絡是由中科院團隊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繼承著中科院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國家使命,致力于用科技推動社會進步。早在2016年,已成為國家發改委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重大應用示范項目的承擔單位之一。 中科美絡自主研發的北斗智能車載終端搭載北斗衛星導航,面向數字政府與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領域提供“云+端“的美絡PaaS云平臺,以北斗+數據智能驅動產業互聯,政企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用戶構建屬于用戶自身的“北斗+安全數據資產”管理與服務體系。 中科美絡北斗智能終端采用北斗定位實現車輛定位,支持電壓型、電流型和數字型傳感器即插即用服務、提供北斗多模態混合補償定位服務、支持北斗網絡/GPRS/3G/4G/NBIoT等多網絡通信服務功能、終端唯一的ID、在線數據觸發機制設置、以及支持“云-端”無縫鏈接,提供精準的信息推送和遠端在線自診斷服務。并且具備實時位置查詢、定時監控、盲區補傳功能、里程設置、區域限制功能、超速報警、低壓報警、主電源掉電報警、拐點補傳、基站定位、低功耗模式等功能。截止2019年12月,已在全國推廣近20萬臺北斗智能終端,成為“北斗+”融合應用的典型案例。 三、“北斗+新基建”國家戰略深度融合 近日,新基建的各類報道頻繁不斷。其實對新基建來說,時間基準和空間位置基準是至關重要的基礎,可以說,北斗導航系統是新基建的基建,基礎的基礎。 2020年5月20日,中科美絡自主研發的“基于北斗新能源汽車綠色公務出行平臺”榮獲國家工信部“物聯網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項目”,這是美絡產品第3次入圍國家級創新項目。 該項目將“北斗+新能源汽車”融合到出行領域,帶動北斗和新能源汽車走向基層,走向鄉村。項目圍繞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政務下沉,基層公務出行保障難、基層群眾出行難等痛點,研制了適配新能源汽車的新型北斗智能終端和基于北斗新能源汽車綠色公務出行平臺,提供了新能源汽車的精準定位、軌跡實時跟蹤、終端位置預警、狀態實時監測等功能服務,目前已在全國多個鄉鎮推廣百輛新能源汽車,形成的“北斗+新能源汽車”應用模式獲得社會和客戶一致好評。 “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隨著北斗“收官之星”成功布陣太空,意味著中國人擁有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終于打贏了全球星座部署的收官之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北斗系統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中國愿同各國共享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中科美絡也愿揚北斗之帆,不斷創新北斗智能終端等產品,助力中國北斗在全省、全國、全球綻放! |